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5月6日下午,巴中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召开。作为“文物大市”,巴中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

据了解,巴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国省市县4个级别,其中国家级2个,为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省级23个,市级77个,县级572个。

如何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将各项工作推动落实,成为该场会议讨论的“高频词”。

如何保护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注意什么?会议指出,总体要求是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强化本体保护,保留历史原貌,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落实到巴中,则要围绕“两城三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曲艺名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目标定位,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

文物普查方面,要坚持地上、地下、水下全覆盖,围绕6个大类不可移动文物,用好通江县试点经验,切实加强经费、队伍保障,坚持边普查、边宣传、边保护、边上云,把文物家底摸清摸准。

石窟保护方面,要积极争取更多事项纳入《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方案》,争取实施南龛、西龛摩崖造像修缮保护等重点项目,规划打造北龛、水宁、千佛岩石窟等文化公园,推出一批石窟寺特色旅游产品。

红色文物方面,巴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 398处、全省第一,具有独特优势。要积极对接落实《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争取南龛山、苦草坝试点。围绕“奇兵入川•铁血丹心”“红岩精神、伟人故里、川陕苏区”等红色线路,构建川陕渝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要及时出台《巴中市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设立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实施川剧、曲艺振兴工程,推动恩阳区、南江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确保2025年巴中成功创建中国曲艺名城。

文化地标方面,要补齐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标配设施,丰富王望楼、飞覆阁、凌云塔等业态布局,推动与巴城中轴景观协调衔接;创新恩阳古镇“水码头、戏窝子、茶馆子、饭堂子”码头驿站生活场景,提升“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域试点”成效。

爆款产品方面,要深度梳理巴中文化IP,融合文物、非遗、曲艺、剪纸、民俗等元素,围绕公务、商务、学术、外事、旅游等用途,分类别、有步骤地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要提升巴人文化艺术节品牌美誉,加强泛巴区域文化旅游互推、互促、互鉴、互融,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普及传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完善专家咨询、社会志愿服务、媒体舆论监督、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等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监督的社会氛围。

怎样落实责任?

方向既定,如何压实工作责任?会议提出,要加强统筹协调,狠抓责任落实,完善机制举措,确保规划落实、政策落地、工作见效。

要坚定落实党政同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定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其余6个党政同责事项同等重视,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科学理念,厚植文化情怀,掌握保护知识,推动业务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切实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要迅速完善推进机制。在中央、省机制出台前,巴中市级层面将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相关市领导为副召集人的工作专班,在专班下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监督问效等专业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要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巴中石窟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明确工作职责和管辖范围,发挥好统筹、管理、指导职能。要结合“百千万引才工程” 引进一批文博领域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人和工匠培训、评价机制。要尽快出台文物安全有关措施和行动方案,深化文物安全专项整治,以严格目标考核确保文物安全。针对文物保护力量不足、保护措施不完善的问题,要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叠加互补的方式,实行支部书记周巡、乡镇挂联领导月巡,落实网格化、网络化全覆盖全天候监管,畅通举报渠道,从重从快打击各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