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巾帼脱贫行动”专题培训班发言材料之一

凝聚巾帼力量  助力精准脱贫

四川省妇联主席   吴旭

四川现有农村贫困人口272万人,其中贫困女性126.4万人。按照全国妇联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四川省妇联以《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四川省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在贫困地区妇女和家庭中培育好习惯好风气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做好藏区彝区贫困妇女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意见》四个文件为配伍,把脉精准脱贫,开准脱贫药方。

一、做强产业带就业,畅通脱贫经脉

近年来,省妇联坚持做强产业带就业的工作思路,织就贫困妇女增收致富的生计网。

一是靶向扶持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创造有效脱贫供给。3年来,省妇联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投入资金1700万元,利用省妇干校建成了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投入资金2500万在全省建成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25个,每个基地发改投入100万。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推进,示范基地成为吸纳妇女就业的有效载体,拓宽了妇女稳定增收的渠道,建成的13个基地已培训妇女70989人次,带动妇女就业488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380人。目前,省妇联已与发改委达成共识,计划从2017—2020年每年继续再投入1000万元共计4000万元,支持四川省妇联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二是下移特色产业对症培训重心,找准脱贫支点。为提升培训实效,各级妇联围绕农村种养殖、家政服务和手工编织业等三大妇女特色产业不断下移培训的重心。2015年以来,省妇联将“巾帼脱贫千人培养计划”项目放到贫困县实施,市妇联的培训下沉到乡镇,县妇联的培训直接推进到田间地头。同时,各级妇联都加强了对培训后的贫困妇女的管理和服务,组织参加培训的妇女与各级妇女行业协会共建微信群、朋友圈,鼓励“疑难语音问,专家不掉线”的服务贫困妇女的新模式,帮助贫困妇女获得更多的生产技能、发展机遇。截止目前,各级妇联围绕扶贫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提升培训1719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0.5万人次,组织动员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参加政府培训40万人次,各级妇联以各类培训为脱贫支点,帮助贫困妇女撬动了致富杠杆。

三是升级手工产业发展规划,平衡协调发展民族手工艺。省妇联在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妇女手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先后有15个市州,56个县区编制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发展纲要,规划了267个项目资源库。实现了全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从“单点突破”向“体系构建”转变,由“区域发力”向“整体联动”转变。省妇联还以打造“母亲艺术——四川妇女手工公益品牌”为抓手,集合了大小凉山的“彝针彝线”、“彝枝独秀”等品牌,着力破解四川民族地区妇女手工发展产业链条上的瓶颈问题, 2016年1月,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川针引线巧手致富——四川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成就暨传统手工艺术展”。省妇联争取省委宣传部投入150万元,实施“母亲艺术贫困地区妇女手工扶持计划”;争取省文化厅在“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中把发展民族特色妇女手工艺作为重要内容。初步构建了全省妇女手工产业多点支撑的版图。

四是推广让贫困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经验模式,提高扶贫造血功能。省妇联在广元青川试点,以巾帼脱贫促进会和产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建卡贫困户、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村妇女创业致富互助会为四方股东,创造了“三资入股分红”模式;在南充以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壁山村为生产基地,建立“公司企业+贫困户”的分红机制,对贫困妇女家庭实行“奖励式”扶贫,按月收入的20%给予再奖励;在省妇联联系点达州市渠县白蜡村,引进巾帼致富带头人投资建设花椒基地,指导建立“村集体+贫困户”的分红模式,村集体资产投资其中一个产业项目,分红收益中40%分给建档贫困妇女。通过这些尝试和创新,让贫困妇女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资本收益,变“输血”为“造血”。

二、大张旗鼓营造好习惯好风气,强化脱贫精神自疗

2016年,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提出精准脱贫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和“四个好”目标(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省妇联积极响应,庚即下发了《关于在贫困地区妇女和家庭中培育好习惯好风气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通知》;与广东省妇联一起筹集了价值259.5万元的毛巾、肥皂、洗衣液等帮扶物资,向凉山州12万户贫困妇女家庭赠送“五洗”(洗脸、洗脚、洗澡、洗手、洗衣服)用品,启动了“彝区洁美家庭巾帼行动”;各级妇联深入开展了“清洁乡村·美丽家庭”活动,努力营造环境干净整洁、家庭干净卫生的新农村;在5万多个“妇女之家”晒家风家训、讲美德故事、展文化才艺,鼓励贫困妇女爱学习、讲科学、讲文明;开展了1000余场“守法、诚信、感恩”道德讲座,倡导妇女群众知底线、有敬畏,不赌不毒不迷信;统一编印发放了“孝爱亲和廉”系列丛书,创新开展了“让爱回家、与父母同住”等特色活动,教育妇女要尽到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基本责任;编印了《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以鲜活的事例、微观角度讲好两个故事,让贫困妇女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有手有脚有志气,不等不靠奔小康”、“一个女人一个家,自力更生脱贫兴家”正成为贫困妇女主动脱贫的共识。

三、建设巾帼脱贫“百村示范点”,提升组织脱贫能力

全省21个市州妇联、183个县区妇联牵头联系定点扶贫村75个,协助或配合联系贫困村134个。各级妇联以下派妇联干部217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契机,将妇联组织改革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率先在定点联系贫困村完成“会改联”工作,将妇联的工作手臂延伸到组、户和妇女群众中,更加精准地契合了贫困妇女的需求。编制了定点扶贫联系村发展规划75个,确定了“妇女、儿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128个,建立了妇女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102个,实施了妇女儿童关爱项目62个,截止目前,各级妇联已在定点扶贫联系村组织实施各类项目48个,投入资金5039.74万元。走出了一条可操作、可复制的定点扶贫联系村整体脱贫与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有机结合,确保同向同步达标的新路子,提高了基层妇联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争取贫困妇女在政策中受益最大化,为脱贫补气血

2017年,省委出台了《关于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将省妇联扶贫工作纳入“全省17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中的“社会力量扶贫专项方案”,全省妇联系统的扶贫工作可以具体到从项目、资金、进度来量化考核监督检查。四川省建立四项扶贫基金以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和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省妇联对妇联系统的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了培训,要求扫清政策“盲点”,突出精准、体现特惠,争取贫困妇女在各种政策中受益最大化。截止2016年,争取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救助资金4420万元和省级财政专项去资金1550万元,救助我省贫困患病妇女5970名,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患病妇女救助全覆盖。争取财政支持了“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计划项目”资金1400万元在三州开展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四川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今年上半年已筹集物资资金合计1537.98万元。全省上半年各级妇联募集社会扶贫资金近2895万元,受益人群59024人。

今年是脱贫奔康的关键年,全国妇联把巾帼脱贫培训班放在凉山召开,是对四川巾帼脱贫工作的鞭策和促进。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姐妹省份的成功经验,聚焦我省今年16个脱贫摘帽县、3700个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持续发力做强产业带就业、营造好习惯好风气、推进百村示范建设、让更多贫困妇女受益的工作,四轮驱动,夯实妇女群众的产业、妇联组织的基业、妇女干部的事业,为确保我省贫困妇女如期全部脱贫,作出妇联组织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