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朱濉

主持人

川报观察记者 吴梦琳

嘉宾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金手指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建华

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 邱伟

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罗伟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蔡尚伟

眉山市东坡宋城景区管委会主任、三苏祠博物馆馆长 陈仲文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动画系主任 张娟

正在开展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研发一批优秀文创产品,以带动“文化+”产业茁壮成长。

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史名人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报邀请我省部分文化企业负责人、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历史名人走出书斋,走向当代。

抓住文化的根与魂

记者: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历史名人资源?

罗伟:任何一个历史名人,都代表了一段历史和人物精神,拥有独特的影响力,这是做文化产业很好的基础和内容。名人效应对于地方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以及商贸等相关衍生产业来说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这在全国已有很多案例。

张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今天的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和形象。例如三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宣传最持久、影响最深远、最能为各地人民接受的分文化之一,我们用现代手段对其进行生动再现,这样的文创产品非常易于被大众认可和喜爱。

邱伟:从古至今,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轨迹,尤其是杰出人物为推进社会的发展更是作出卓越的贡献。做文化产业,不仅是对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更是要抓住文化的根与魂。历史名人身上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巴蜀大地独特的时代气质是不可复制的,可以说我们是站在深厚且牢固的根基上,对这些精神文明符号进行再创造。

蔡尚伟:我们进入到了文化自信的一个新时代,文化需求也有新的变化。四川历史名人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从产业市场角度来讲,历史名人资源自带品牌价值和能量,从产业发展逻辑来说,这是很适合进行产业打造的。

文创衍生品种类繁多

记者:围绕历史名人资源,我省有哪些文化产业案例?

张建华:10多年前,我们在为阆中市进行城市规划时,就提出将“春节老人”落下闳作为重要文化符号,制作了一系列专题片、主题歌曲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年前,我们与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获得离堆公园15年的夜间经营权,准备以文化科技融合的理念打造一台以李冰治水为题材的实景融合光影秀,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和省住建厅的批准。因都江堰市计划扩展项目范围、增加投资额度,同时引进广东省的一家企业共同合作,目前项目整体方案还在制定和调整中。

邱伟:在成都锦里的尽头,我们打造了“英雄三国”三国文化体验街区项目和“域上生活”系列文创衍生品。譬如以三国历史人物为元素创作的储蓄罐、笔记本、手机壳、冰箱贴等文创衍生品,深受年轻人欢迎。其中,诸葛亮戏剧脸谱摆件曾荣获“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金奖。而以文化街区为载体,大型史诗剧《英雄三国》正在推进中。同时,在眉山市,我们参与以苏东坡为主题的舞台剧策划,并希望以舞台剧为核心,延伸出实体文创衍生品,包括动漫、音乐、影视作品等。

罗伟:我们正在做武则天整体IP形象打造,为此多次到广元市考证,并邀请专家论证,通过深度挖掘历史,还原武则天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衣食住行言等各个方面。人物IP形象打造出来后,可以植入到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名片打造等方面。

陈仲文:之前我们尝试研发了一系列三苏文创产品,包括东坡宋笔、大江竹简等,下一步将与三苏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建立三苏祠独特的文创体系。以三苏祠为核心,我们正在规划设计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打造。

打造符合当今时代的产品

记者:下一步,我省该如何实现历史名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邱伟:根据我们此前在拉萨成功打造《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史诗剧及相关产业园经验,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首先需要对历史名人佳话、优秀文化精神有足够的热爱和熟知;没有对历史名人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也就谈不上创造和创新。有了深厚的积累,我们才能做到对历史名人资源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时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另外,完善价值表达,实现话语转换,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关键。对历史名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其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性改造,借用文化符号,秉承文化意蕴,再找准切入口融入时代元素,以公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活化与传播。

张建华:文化产业有两重价值,第一重是文化价值,第二重是市场价值。首先要找到符合我们当代价值观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进行挖掘和放大,但同时需要与现代化市场结合,遵循市场规律。文化通过消费才是最好的传播,让文化流淌于我们的物质生活中,变成现代人可以消费的文化产品,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蔡尚伟:对历史名人进行再开发,不是创造力的枯竭,反而是另一种新的创造,必须要结合时代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元素,有新的历史呈现,与时代结合,将历史名人打造成符合当今时代的新产品,这些都要具体考量到前期策划、规划等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