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过厅悬挂的匾联引人注目。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文/谭良啸

诸葛亮作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功绩、才智、品格,千百年来受到后人不绝的赞颂。近代文人游俊在成都武侯祠拜谒诸葛亮时,有感于他一生事功才德的精彩,仅以十个字写下一副楹联,高度凝练地将诸葛亮一生的亮点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过目不忘。联曰: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从诸葛亮一生纷繁的事迹中,提出最著名、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三顾与《隆中对》,北伐与前后《出师表》来概括他的才智、品德和业绩,让人看到他一生谨记初衷、鞠躬尽瘁的精彩,让人品味到他的才智、执着、担当。

《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时应请求回答的一番话。刘备见到诸葛亮时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刘备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之际,要挽狂澜于既倒,力图兴复汉室,请诸葛亮拿出一个可行的规划方案。于是,诸葛亮呈上《隆中对》。

诸葛亮塑像。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份规划书300多字,言简意赅。诸葛亮从分析诸侯纷争的形势入手,讲到主要对手的优势,及应该采取的对策;然后分析刘备的优势,以及势力发展的方向和如何以己之长积聚壮大力量;最后,待时而动,两路出兵,实现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目标。成就霸业、兴复汉室,这是诸葛亮明确为刘备提出的目标,也是他第一次明确宣示自己的奋斗理想。

关于《隆中对》,有学者从战略决策的角度指出,“是一篇精彩的决策学文献”;有学者从策划的角度认为,是“一份中长期策划方案”;还有学者认为,《隆中对》是一份规划方案,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十年、二十年或更长远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的确,《隆中对》是诸葛亮一次十分成功的宏大规划,有预见性,接地气,可实施,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规划才能。

此后,刘备集团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规划蓝本进行的,《隆中对》因而被誉为“千古奇策”。

从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一目标成为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成为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春天平定南方、军资富饶、治戎讲武后举兵北伐,临行给后主刘禅的奏表,世称《前出师表》。表文首先指出蜀国在三国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劝勉刘禅振作奋起,听取忠谏之言;要求他行法公允,严明赏罚。接着向他推荐一批“志虑忠纯”之士,要他“亲之信之”。然后引用两汉兴衰的教训,指出“亲贤臣,远小人”对兴复汉室的重要。最后追述自己受先主三顾和托孤的知遇之恩,表达了一定竭忠尽智、尽臣职之分的决心。诵读到表文的最后,他情不自禁“临表涕泣”,声泪俱下。诸葛亮剀切陈述出师北伐的忠贞形象感人肺腑,深深刻印在后人的脑海中。

深秋武侯祠银杏披金。张炜摄

在首次北伐街亭失利后,朝中出现不赞成伐魏的议论,于是诸葛亮在公元228年11月,第二次北伐前又上表,批驳流言,强调继续北伐的必要,再次表达自己“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决心。此表后世称《后出师表》。

在《后出师表》中,他一开始就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然后说:“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也。”接着,列举史实驳斥了六种疑议责难,最后他说:“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以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情,向全国上下表白自己为理想奋斗至死不渝的决心。诸葛亮不计成败,一心为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顽强进取精神跃然纸上,千百年来令多少英雄垂泪,多少志士景仰。从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名句,闪烁着中华民族为事业献身精神的光华。

公元227—234年,诸葛亮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北伐曹魏战争。其间五次攻魏,俗称“六出祁山”。北伐战争取得一些局部胜利,却没有对曹魏与蜀汉的形势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为什么诸葛亮不坐享其成,而执着于频繁伐魏呢?

武侯祠汉昭烈陵。 李玲摄

细细品读《隆中对》,他在前后《出师表》中表明了的立场、决心,可以得到诸葛亮何以执着北伐的答案。

信念支持。诸葛亮在隆中时,就立下志向,兴复汉室。他明确向刘备表达了“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愿望。自此,“兴复汉室”这一信念深深铭刻于心,他执掌朝政后,北伐以收复中原,一统天下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

基于感恩。刘备的三顾和托孤,令诸葛亮感激涕零。《出师表》六百余字,13次提及“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恩思想贯穿全文。如何感恩报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他执着于北伐。

有获胜的可能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在群雄并起的形势中,曹操势力不及袁绍,而竟能战胜袁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弱势者能凭“人谋”而强大,焉知攻伐强魏不能取胜?因此,他不遗余力地施“人谋”,如:厉行法治,任用贤能,“务农殖谷”,发展经济,“五月渡泸”,安定南方,“治戎讲武”,富国强兵等等。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曾作《正议》回答曹魏人士的劝降。他说:“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我有“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依仗正道而讨伐有罪之人,难道强魏可以抵挡得了吗?

诸葛亮深信,施“人谋”,据“正道”,是能够以弱胜强,是可以改变蜀汉与曹魏的强弱形势的。所以执着于北伐。

品德铸就。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在诸葛亮年轻时就浸入他的骨髓。他所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实现如同春秋时名臣管仲、战国时名将乐毅一样安邦定国的人生价值。他把刘备“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意愿当作自身实践的目标,不遗余力执着于北伐,这是重然诺,是感恩,是尽职尽责,也是在实现自己“平天下”的志向。

从公元207年隆中对策,到227年出师北伐,234年病逝于伐魏前线五丈原,诸葛亮用了自己54岁生命的一半矢志不渝去为“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理想奋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的早逝留下千古遗憾。但是,他始终谨记自己在《隆中对》确立的奋斗目标,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忘记,都不放弃,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顽强地践行,他的执着和担当,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华夏仁人志士,使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代贤相,一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