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征程,川报见证。一代代川报人,始终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用笔和镜头,坚定不移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记录时代前行的点滴印记,见证巴蜀跨越发展的风云激荡,留下一大批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精品佳作,成为70载波澜壮阔历史中一个个闪亮的新闻坐标。

重温历史,汲取力量,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以四川日报60多年来的优秀新闻报道为线索源泉和观察窗口,以老记者为新闻“向导”,通过重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新闻现场,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迁和现实新貌,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讴歌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梳理四川对全国发展做出的重大探索和重要贡献。同时,在薪火相传中,锤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这组报道将持续至9月。第一期,我们的“90后”记者跟随九旬老记者陈能文,循着一组36年前的新闻报道,再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追忆、见证和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宝大熊猫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的70年·旧闻

这是一组36年前的新闻报道。

在《四川日报》首发,随后被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世界各国政府、动物保护组织反复引用,堪称抢救大熊猫的“动员令”和“鸡毛信”。

这组报道率先披露了大熊猫当年的生存状况,阐述了箭竹开花与大熊猫挨饿之间的关联度,激发了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人民抢救和保护大熊猫的热情。这就是1983年7月7日起,在川报刊载的《竹子开花 忙坏专家》《“国宝”遭灾牵动万人心》等10多篇系列报道。

36年后,又一个盛夏,这组报道的作者、94岁的川报老记者陈能文再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新生代记者一起,追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保护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点击观看视频

收获一段关于“熊猫咪咪”的回忆



“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啊。它们的祖辈来到这里时,又病又饿。”6月12日上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站在大熊猫“雄滨”(为著名的“浜家族”成员之一,祖先为上世纪80年代野外救护的“美美”等)的圈舍前,94岁高龄的陈能文感慨万千。天气越来越热,陈能文却高兴地像个孩子,不顾陪同人员的劝阻,盯着努力往嘴里塞竹子的“雄滨”拍个不停,“小乖乖,慢慢吃哟,没得(大)熊猫跟你抢……”

重回成都熊猫基地的陈能文 记者 杨树 摄

以前的荒地变成大熊猫乐园,“浜家族”们逐步摆脱生存危机,横跨川陕甘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机制也正在探索。

时任四川日报记者的陈能文,不仅是这些改变的见证者,也是推动者之一。

陈能文(左一)

竹子开花!300余字报道引来全世界关注

1983年春天,陈能文在采访中发现:箭竹开花了!

跑林业口、与大熊猫打交道多年、被同事们戏称为“陈熊猫”的他感觉不妙:箭竹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一旦开花就会枯死,大熊猫的生存将受到威胁。箭竹开花究竟是个案还是大范围?陈能文开始搜集相关线索。

留意类似线索的还有胡铁卿。这位时任省林业厅野保处副处长的老人记得,当年仲夏,箭竹开花已经蔓延至整个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刚刚起步,人们对于箭竹开花的后果认识还不充分。1983年5月,在原省林业厅的帮助下,陈能文前往平武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卧龙保护区和芦山县等野生大熊猫分布区,辗转近一个月,实地调查采访箭竹开花和大熊猫生存情况。

竹子开花 资料图

当年7月7日起,由陈能文采写的《竹子开花 忙坏专家》《“国宝”遭灾牵动万人心》等10多篇系列报道在《四川日报》陆续刊登。特别是第一篇关于箭竹开花的报道,只有三百多字,却引来境内外上百家媒体转载,引发了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抢救大熊猫的热潮。

报道刊发后不久,中央就决定:由当时的林业部牵头成立大熊猫救灾领导小组,并发起全国性的抢救大熊猫倡议

抢救大熊猫

抢救大熊猫

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熊猫咪咪》应运而生。各地捐款捐物也纷至沓来。

“老陈(陈能文)的系列报道刊发以后,我的工作就充实多了。”现在已经93岁的冷峪阳,1983年在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任职,主要工作是受理抢救大熊猫的捐赠事宜。

捐款抢救大熊猫 图据《大熊猫志》

冷峪阳说,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吸引了国际目光。

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日本、美国和欧洲诸国纷纷来电接洽。欧美诸国不仅带来了抢救大熊猫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还带来了全新的保护理念。圈养繁殖—野化放归等保护大熊猫新范式、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的生态移民、禁止伐木乃至产业转型这些保护思路,至今仍适用。

捐款抢救大熊猫 图据《大熊猫志》

立刻行动!4年抢救病饿大熊猫59只

当时,世界各地政府、公益组织和个人不断向四川表达慰问之情。一位美国旧金山的小朋友在给四川林业部门的信中写到:“在我们这儿,很多人都喜欢大熊猫……”

更多的官方、民间和半官方团体,则直接行动起来,与中央部委和四川对接,商讨援助和抢救方案。1983年,在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援助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最大的一个大熊猫科研繁育机构。

1984年2月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把大熊猫列为世界10种濒危动植物之首,给予资金、技术帮助,还号召全世界为大熊猫捐款捐物。

至1986年9月,全川共抢救病饿大熊猫59只,救活47只,成活率79.7%。23只经抢救恢复健康放回了山林,24只被收养。

1987年,为了照顾抢运至成都的大熊猫,位于成都北郊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拔地而起,几经扩建,这里已经占地超千亩、拥有大熊猫上百只。

1984年7月23日,在宝兴县蜂桶寨乡发现一只患病大熊猫。拥有丰富经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王帮军带领五六名当地村民,趟过齐腰深、水流湍急的宝兴河,将大熊猫营救回保护区。高华康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四川林业职工抢救受伤大熊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陈能文的《“国宝”遭灾牵动万人心》也获1984年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1985年,陈能文被国家林业部表彰为“抢救大熊猫先进个人”。

但系列报道及箭竹开花所产生的影响不止于此。某种意义上,甚至改变了大熊猫保护的理念和模式。

为大熊猫称体重 图据《大熊猫志》

守护国宝

时光轴


1983



春季,卧龙等岷山山系及邛崃山系出现大面积箭竹开花,触发大熊猫口粮危机


1983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保护区挂牌成立


1984


中国加入《华盛顿公约》,停止大熊猫赠送


1986


当年8月,卧龙核桃坪基地内,首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蓝天”降生。这是四川首次实现人工繁育大熊猫。


198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成都北郊挂牌


1994


中国宣布启动大熊猫对外科研合作


2006


4月,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尝试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


2017


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8


1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挂牌


2019


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下属7个管理分局挂牌,意味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入攻坚阶段




开启大熊猫保护新篇章……


卧龙核桃坪基地的大熊猫。 记者 何海洋 摄

共同见证!对大熊猫保护的不断升级

此后,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

1980年代中期,我国迅速启动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设立保护区。同时,布设巡护力量、启动栖息地及周边地区生态移民、禁止栖息地附近林木采伐等。

至2015年,四川境内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已增长至1387只,栖息地面积恢复至202.7万公顷,均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50%以上。

2009年1月21日,在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泥巴沟拍摄的野生大熊猫。高华康 摄


为了保护大熊猫的种群延续,上世纪80年代四川乃至全国开始攻关大熊猫繁育技术,并于1986年取得决定性突破,实现人工圈养繁殖。至去年,全川已有圈养大熊猫近500只。


2019年1月,卧龙神树坪基地 记者 何海洋 摄


凭借丰富的圈养种群,本世纪初期,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大熊猫野外放归。迄今,已在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等地累计放归大熊猫十余只,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放归区域的种群数量。

2017年,在野化培训大熊猫“八喜”和“映雪”

更高层次的保护一直在继续。2003年开始,四川一直在倡议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2017年初,中央最终决定整合川陕甘三省的大部分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最终,充分发挥大熊猫的“伞护”作用,实现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划界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正在悠闲进食的大熊猫。记者 衡昌辉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熊猫保护之路上,一代代川报记者从未缺席。

“希望你们这一代年轻记者,能继续为大熊猫保护再上新台阶鼓与呼。”临别之际,陈能文一再拉着记者的手交代:不要忘了及时报道保护大熊猫的新举措、新政策,一定要把对大熊猫的关注延续下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记者 杨树 摄

王成栋 de 记者手记

和陈老重返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26分钟前

川宝,胡铁卿,赖炳辉,李建国……


当天,记者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与老人的合照,瞬间引发林业系统的热烈反响。

“陈老还好吗?”年过八旬的胡铁卿专门打来电话,一再叮嘱:问陈老好,向率先为饥饿大熊猫发声的陈老致敬!而远在北京的首任“熊猫特首”赖炳辉,闹着要和陈能文通话,“他的稿子,改变了我和大熊猫的命运!我要当面和他说声谢谢!”当年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今已是省自然资源厅调研员的李建国,仍然记得在油灯下一起核对稿件数据的场景,“陈老催我说,‘搞快搞快,抢救大熊猫要紧!’”

这群耄耋之年的老人说,经历过那个壮怀激烈年代的人都知道,当年陈能文和四川日报直面现实,体现了新闻业的担当,推动了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进步。这些报道获得怎样的赞誉都不为过。

时间过去36年,发黄的旧报纸上,一行行铅字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相反,洗尽了岁月的铅华后,变得更加清晰,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