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征程,川报见证。重温历史,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记者一线行·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以四川日报60多年来的优秀新闻报道为线索源泉和观察窗口,以老记者为新闻“向导”,通过重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新闻现场,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迁和现实新貌,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讴歌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梳理四川对全国发展做出的重大探索和重要贡献。同时,在薪火相传中,锤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本组报道将持续至9月。本期我们同老记者戴善奎、赵坚和奉友湘一道,回望那场跨越6300余公里、感染全国的长江漂流故事,感受与时俱进的“长漂精神”。

【我们的70年·旧闻识 ④】


在探索自然和挑战自我的路上,人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就像奔流不停的长江之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之一,长江漂流

1986年长漂冲过通天河巴雾险滩。(右边带帽者为戴善奎)

1985年6月

听闻美国探险家肯·沃伦准备漂流长江,尧茂书乘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船只身漂流长江,在金沙江通伽峡落水牺牲。

长漂第一人尧茂书 (曾国强摄)

1985月10月

四川省地理学会与四川日报等单位,联名发起长江漂流探险活动,成立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

长漂团队漂流到沱沱河大桥

那一年,装备简陋、缺乏专业训练的几支漂流队,秉承着一个朴素的信念:

中国人的长江,只能由中国人完成首漂!

金沙江漂流

1986年6月至11月

在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历经千辛万苦,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与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共同漂流长江,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长江。并对长江沿线的水文、地质、动植物等,进行了科学而详尽的考察。

中国长江科漂队成员在大渡河训练回来途中,途径二郎山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冯春、李大放、孔志毅、杨勇、兰为可)

漂流老君滩时的密封船

四川队长漂队员孔志毅和《青年世界》记者万明在出发前的合影,后来两人均在长漂中牺牲。

长漂时的科考工作

1986年12月

庆祝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首漂长江全程胜利大会召开,盛赞长漂勇士开拓奋进、科学求实、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如今

从1986年长漂幸存下来的队员,目前有的致力于环保,净化高原环境,有的专注漂流,当上奥运火炬手。冒险漂流也向着科考漂流、休闲漂流等方向发展……

33年过去,长漂活动早已封存进历史,长漂精神则将永远激励下一代不断奋进。

虎跳峡是长漂中最险的地段,全长25公里,谷深3000余米,上下落差达200多米。

漂流者,先行者,拾薪者    

“这块碑比你的年龄都大,以前在玉树直门达通天河边,现在被搬过来了,背后还有戴善奎老师和我的名字。”7月2日上午,安仁建川博物馆内的长漂纪念馆“镇馆之宝”尧茂书纪念碑前,66岁的长漂报道记者赵坚激动不已。他随后来到一只橘红色皮划艇面前,皮划艇瘪了些气,不再饱满,上面有一些泥斑,艇身旁还散落着两支近2米长的木桨:“小米加步枪的装备,当时队员们就是乘着这种船漂流长江的。”

尧茂书纪念碑

小学生写给长漂队员的书信、长漂队员吐露心声的日记、随行记者的发稿电子编码单、密封船在翻滚的褐色波浪间漂流的历史照片……这座2013年6月落成的纪念馆,浓缩30多年前一场跨越6300余公里、感染全国的长江漂流故事,透过博物馆内的千件物品,展现当年浪花与英雄追逐的热血,展现长漂勇士开拓奋进、科学求实、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在长江漂流纪念馆,四川日报老记者赵坚向年轻记者回忆当年的采访情景。 记者 杨树 摄

一款燃情“爆文”

全国万千青年纷纷传阅

1985年,35岁的尧茂书是西南交大电教室的摄影员,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格南特船长的儿女》,上世纪70年代就一直想通过漂流运动,考察山川风貌、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

同时代有一位美国冒险家肯·沃伦刚完成印度恒河漂流,他在接受采访时宣称:“下一个就是长江”。消息传回国内,点燃了尧茂书的内心,他决定赶在美国人抢到“首漂权”。

1985年6月,尧茂书来到长江发源地格拉丹冬雪山脚下,把五星红旗插在冰川上,乘“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开始漂流之旅。

尧茂书(明信片


长漂时美国队的装备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被四川日报资深记者戴善奎发现。“我觉得这件事非常精彩,但要追到同步的独家新闻,我就必须在巴塘拦截他,和他一起漂,而不能像其他记者一样等在岸边等他来。”戴善奎边跟进消息边自己学习漂流,他只身从新津试漂岷江到宜宾,全程600多公里。此后正式长漂中,他也是唯一随漂上千公里的中国记者。

戴善奎(图左)和赵坚(图右)在虎跳峡合影

正因为这种对尧茂书的惺惺相惜和准备长漂的切身体验,1985年7月戴善奎听闻尧茂书遇难的消息,一时间难以接受:“非常悲壮非常可惜,多么好的青年,千辛万苦做了多少准备,壮志未酬!”随后他接到了尧茂书家人送来的日记,读罢悲壮的气息更涌上心头,不吐不快,一气呵成写下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作品《长歌祭壮士》:“改革开放需要这样的时代空气和大无畏的精神。”

尧茂书到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前留下的西南交通大学的旗帜

报道被刊发在1985年9月5日的四川日报头版,随后被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全国万千青年纷纷传阅,准备接力“尧茂书”长漂。

“长漂是一种从闭塞到开放的精神启蒙,尧茂书像时代空气里的一颗火星,而戴善奎是捕捉到这颗微弱火种上时代品格的人。”赵坚说。

七月二十四日午后两点多,在直门达下游几十公里的相果村,藏民发现有一红色橡皮船倒扣于江中一块石头上。他们将船拉上岸来,猎枪、相机、笔记、证件等一齐表明,这些全是尧茂书的!


急风骤雨一般,我们的蜀中壮士便走完了人生道路。犹如闪电破空,寂然而逝。然而,真的猛士,是没有悲剧的!倒是这“一闪”,使我们感到了一种民族锐气。中国古来不乏壮士,不乏敢涉险敢开拓的强悍者。近年来,一种敢作敢为的势头正在华夏新人中拔起:走长江,涉黄河,行环球……尧茂书便是他们中间涌出的一个浪尖人物。为理想千金一掷,终至献身,这是何等可贵的“当代人品格”!


尧茂书在长江的浪头上“前仆”了。然而,他的浩气永存斯世。


—— 摘自1985年9月5日《四川日报》头版通讯《长歌祭壮士》

 

“我就是看了这篇文章,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长漂之路的。”7月11日,65岁的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队长王茂军告诉记者,他还记得是在洛阳的本地报纸上看到《长歌祭壮士》这篇文章,“整篇文章用词激烈,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文章还还号召有血性的中国人站出来,以完成尧茂书的未尽之志。”王茂军认为,30多年过去了,长漂客观上成就了当年的爱国主义大潮,但更是个人磨砺与勇敢追求理想的结果,那个时代需要克服恐惧,漂流冲滩的勇气,改变人生轨迹的勇气。

左起依次为:郎保洛、杨红林、王茂军(洛阳队队长)、雷建生、张军

多人捧薪接力

长漂精神“燃”到北京奥运

1986年6月3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俗称“四川队”)从成都整装出发,与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俗称“洛阳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俗称“美国队”)共同漂流长江,中国队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长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中途退出。

四川日报社赵坚(图左三)来到长江源头

长漂结束前后,国人为国争光、科学考察热情高涨,如黄河漂流、攀登珠穆朗玛峰等。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员冯春回忆,除长漂外1986年还发生两件大事。当时吕玲珑等一批摄影家组成考察队,驶国产摩托车穿越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纵横祖国五万里”。而在遥远的捷克斯洛伐克,中国女排实现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的五连冠。但女排队员孙晋芳非常感动地说:“长漂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我们非常感动,要向他们学习!”

长漂队员在大渡河的训练照

成功漂流上虎跳峡后,李大放出密封舱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长漂精神和这些事件一起,为国人注入了一管民族自信的强心针,“它代表着一种开拓奋进、敢为人先、科学求实、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曾跟踪采访长漂的四川日报记者之一奉友湘说道。

1986年10月11日,老君滩口。洛阳漂流队队长王茂军(右五,蓄络腮胡者)、副队长雷健生(右四,拿图纸者)、川报记者奉友湘(左一)。

这种热情在90年代的漂流中趋于成熟。1998年,长漂主力队员杨勇、冯春分别担任正副队长带队进行在雅鲁藏布江进行漂流,同阶段还有“珠漂”“长江源女子漂流”等活动,漂流冒险活动逐渐从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驱使,转向以人为本的成熟阶段。

1998年,冯春(左二)在雅鲁藏布江漂流。

2004年,曾参与长江漂流的队员冯春,与团队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进行漂流探险,中国漂流开始打开“世界之窗”。2008年,冯春成为北京奥运会第80号火炬手,接力的是奥运圣火,绵延的是“长漂精神”。

2004年,冯春(左二戴白帽者)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

2008年,冯春担任奥运火炬接力手。

漂流走向大众

长漂精神激励科考热情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涓涓细流,一路蜿蜒一路奔腾,成长为磅礴大江,四川人见证着长江最波澜壮阔的一段,进而孕育出长漂精神。

如今可以告慰尧茂书们的是,现代人们,如今已经把漂流作为一项暑期消夏的旅游运动,以休闲的形式走向百姓大众。

在长漂精神的引领下,漂流也向各个垂直领域发展。一方面,竞技漂流向赛事化发展,2016年4月,漂流世界杯赛在青海玉树举行,2017年在广西举行。另一方面,漂流走进高校,2019年4月,四川旅游学院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了漂流课程,并筹建了国内高校罕见的漂流队伍。

2019年4月,四川旅游学院漂流队正式成立

1986年的长漂还开启了以漂流为载体,国内科学考察的先河,对地质、冰川、水样等领域进行了研究,撰写了大批论文。因此到现在,长漂精神也多了一层科学和环保的时代意义。

长漂队员杨欣如今已经是国内江河环境维护促进会创始人,在可可西里、沱沱河等地树立维护站,展开环保宣扬和生态调查活动,长漂成员杨勇成为独立地质学专家国和荒野探险家。内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因为漂流考察,发现云南绿孔雀栖息地险被电站淹没的情况,提起“绿孔雀栖息地保护案”,国家有关部门发出紧急建议函,建议暂停红河流域水电项目,才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

2019年5月29日,颜柯、冯春、李大放等队员重聚,与年轻一代的队员们一起漂流金沙江 铁丐 摄

记者李婷

在跟随老记者回访长漂选题的过程中,无论是最早报道长漂事件的老记者戴善奎,还是随后跟上报道步伐的记者赵坚、奉友湘、牛泊等,在提及参加报道的原因时,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使命感”。即认为作为记者,有天职去把这个世界最鲜活、最精彩的信息告知给广大公众,兴奋地参与到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中去。

26分钟前

川宝,戴善奎赵坚,奉友湘等


戴善奎:新闻常常被人说成是易碎品,那是因为写的东西没意思。如果你写得东西有意思,不但不易碎,反而会日久益坚。我当时就想,要写就要写时代留得住的东西,像埃德加·斯诺,像范长江。

就算是现在看来,长漂永远都不是一件莽撞的事。那些十全十稳万无一失的想法,是一种老顾忌,如果万事周全才行事,富兰克林就不会发现“电”的存在,珠穆朗玛峰将是一块永远没有人愿意去开垦的处女地。我愿意去捕捉这种打破压抑的时代脉搏,并一直奋战在新闻战线上至退休。



奉友湘:当年参加长漂报道时只有29岁,被同事称为“小记者”。如今我已退休2年。其实这么多年过去,就算是最后当了编辑或领导,还是觉得署名“本报记者”最舒服,在新闻面前,我永远都是一个光荣的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