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要加强生草种植管理,有助于芒果林下产业绿色生态发展。”近日,米易县撒莲镇马坪村村民邓再华家的芒果林下种草生态园里,该县政协党员委员、基层一线农业“土专家”邓开明顶着炎炎烈日,现场指导芒果林下生草栽培。

果园生草栽培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攀西干热河谷地区果树生产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以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米易县政协发动150余名政协委员,在全县11个乡镇持续开展林下种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引导种养殖积极户大胆探索。

小小柱花草 让贫瘠芒果地换新颜

邓再华是马坪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林下种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的直接受益者。

马坪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村民大多靠天吃饭。土地砂夹石,保水性不好,导致土地干旱贫瘠,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破解这道难题,邓开明冥思苦想,一边分析对策,一边发动种植大户带头进行示范。

在邓开明的耐心引导下,村民邓再华主动请缨,大胆尝试,在自家60亩芒果林下试验种植柱花草。“种植了一段时间后,试验的土地含水量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肥力明显增强,芒果树叶片光亮、茁壮成长,且杂草生长很少,果园病虫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少。”邓再华说。

更让人惊喜的是,试验地种出来的芒果品质也得到提升,存放时间延长,便于储存运输。“经测算对比,芒果林下种植柱花草,每亩可少施农家肥20%至30%,芒果产量每亩可增加30%至40%,每亩增值近2000元。”邓再华高兴地说。

示范效应渐显 生态循环农业有了更多“引领者”

在邓开明的技术指导和邓再华的示范带动下,如今的马坪村芒果林下不再是光溜溜的黄土地,而是一片片绿色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果树林下生态循环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到其他村。

4年多来,邓开明与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和农业界政协委员,深入25个村指导推广果树林下种植牧草480亩,利用“党建+产业帮扶”、田间“微课堂”开展技术培训,受益群众达万余人。同时,在南厂村、马坪村、护林村3个村建立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节省除草剂使用,减少农业投入的同时,每亩增加收入达1067元。

逐步发展壮大的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也培养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引领者”。

护林村村民李禄银带动本村果农在芒果林下种植柱花草180亩,并大力发展“果树种植+生猪养殖+修建沼气池+农家肥培育芒果产业”生态循环模式,去年出栏生猪400头,种养殖收入达160多万元;南厂村村民周登芬、谢传银带动果农在核桃林下种植黑麦草、毛叶苕子350亩,在美化绿化荒山坡地、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带动该村脱贫户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计划在新山傈僳族乡芒果现代农业示范区投资3万元,示范推广柱花草300亩,全力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助力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米易县农业农村局提案办理负责人陈华介绍,下一步,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开展草种筛选,把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持续巩固下去。

(米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