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彧希

翟婉明教授。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与振动研究,开拓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新领域,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两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个人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21年,翟婉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先进事迹】

翟婉明像往常一样忙。

7月5日至6日,第二届国际轨道交通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9位轨道交通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做大会主题报告,近万名国内外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参会;7月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首个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高端论坛举行,为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两场会议均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大会主席都是翟婉明。

繁杂的组织协调、紧张的日程安排、缜密的科学研讨……勾画出翟婉明的日常生活。从1981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到成长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四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轨道交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主持多项重大项目,为我国高速铁路提速及铁路桥梁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他的坚持和成就,来自一个梦想。

“第一次坐火车便碰上了宝成铁路塌方,从江苏靖江到四川峨眉竟用了三天四夜。”翟婉明多次谈到他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在那一刻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国交通的落后、中国铁路的落后。进入大学,翟婉明在课程中接触到众多以国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便许下愿望,一定要有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

25岁的翟婉明提前一年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面对“减轻重载列车与线路相互作用研究”这个交叉学科方向和全新领域,翟婉明从基础做起,自学研究方向相关的本科、研究生课程,最终突破了经典铁路动力学研究框架,结束了长期以来将车辆、轨道割裂开来研究的局面。

如今,翟婉明首创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这一全新理论体系,其模型与算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模型”和“翟方法”,得到广泛采用,真正实现了他“以中国人名字命名定理”的梦想。

基于该理论,翟婉明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成为国内外铁路工程动力学领域普遍采用的方法,支撑了中国铁路提速和高铁安全设计,被成功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几十个重点工程中,助推全国铁路6次提速及高速化发展,引领中国高铁冲向世界。

四十载的光阴很快,因为总有未知的挑战去迎接。四十载的光阴很慢,因为创新与协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翟婉明也见证了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的历程,见证了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天堑变通途的交通发展奇迹。

“从求学到现在,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能投身其中,贡献微薄之力,倍感欣慰!”翟婉明深情地说。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那一刻,翟婉明心潮澎湃。他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份荣誉无比光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这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和激励。

“近年来我国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进展受人瞩目,但进一步实现引领发展将面临着一些新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翟婉明表示今后将接续奋斗,永攀科研高峰,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将全力以赴,结合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用心培育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让他们走出校门便能“顶上”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