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两年前的7月22日,一声铜锣响彻黄埔江畔,见证了科创板的诞生。两年后的今天,科创板在探索中成长、在优化中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31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49000亿元,融资规模近4000亿元。


回望科创板“四川军团”两年来的表现,从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公司中不见川企身影,到2020年4月四川科创板第一股——成都先导上市,再到当前已经有9家川企登陆科创板,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建构之路。


两年来,四川企业在征战科创板路途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科创板开市两周年之际,川观新闻聚焦科创板四川板块的发展,推出《六问四川科创板》系列报道,分析现状、盘点成绩、找出差距、寻找创新发展路径。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高杲 田姣

申报5家,上市1家。这是科创板设立之初,成都市定下的目标。

两年过去,目标早已超预期实现。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了新增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局面,跑赢了2020年全年(4家)的成绩。如果不出意外,已经过会正待上市的4家公司顺利上市后,今年数量将就较去年翻番。

从错过科创板首批上市的头啖汤到迎来“小高潮”,这样的加速度如何搏来?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提速的客观原因在于前期基础工作得到了集中反映,主观原因是由于各类市场主体对科创板的认知持续提升。

前期打下的基础集中“兑现”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律来看,反映成绩的周期就是一年半左右。一年半前打牢的基础,现在开始‘兑现’。”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上市数量跑赢去年全年,正是因为之前打得基础,今年到了“集中兑现期”。

如何打的基础?有一个细节:2019年2月,在科创板及注册制改革系列政策征求意见阶段,成都率先联合上交所在全国首次启动“交子之星·成都市科创板上市启动会暨上市政策培训会”。

加强培育辅导和强化政策支持是打基础的两个重点方向。

加强培育辅导方面,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提到,从2019年开板以来,先后举办四川省科创板上市推进会、IPO培训会等多场次培训,对科创板上市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推动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四川)落地,为我省科创板上市企业提供更加贴身、权威、专业的指导服务。

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西部)挂牌

“大会动员、小范围座谈。我们针对科创板的6个重点领域,把优质企业全部梳理一遍,然后一个个过堂、一个个培育。”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交所西部基地工作人员称,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摸清企业质量、风险底数、上市后科创属性变化情况,并与当地政府联合展开座谈,交流经验,推进上市工作。

强化政策支持方面,省市两级政府不遗余力。成都市最早出台了“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累计奖励1000万元”,给予了众多科创企业明确的支持信号。今年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4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6部门对《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通过锚定科创板通用上市标准第五套,将“市值+科创属性”作为入库条件之一,力促后备企业资源库与科创板的无缝对接。

市场参与方对科创板认知持续提升

“经过两年的发展,市场各方对科创板的认识在发生变化。”一位监管人士观察发现,除了政府的重视度外,企业的参与度和中介机构的专业度都在提升。

企业的参与程度在提升。“之前还有在观望,现在逐渐变为关注,尤其是成都先导上市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到,不少企业积极主动地和中介机构接触,探寻上市可能。

一声锣鸣,成都先导作为科创板“四川军团”首个亮相企业。

今年6月上市的圣诺生物也提到,在公司提交IPO申请之前,就在各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对公司财务规范运作、公司治理等多方面进行前期的准备,为公司的成功上市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中介机构的专业度也是川企登陆科创板提速的原因之一。在一位投行人士看来,中介机构会陪同企业从最初的内部治理到最终上市,包括财务顾问、上市保荐人、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科创板是个新事物,许多中介机构甚至保荐人对于政策理解在早期都是有所欠缺的。”上述人士坦言。

另外,科创板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提速的重要原因。

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此次修订是根据科创板的运行状况,参照去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总体表现,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主动调整的结果。“科创板的不断完善使得企业的上市路更为顺畅,为‘四川军团’加速跑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上述监管人士表示。

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四川企业以加速跑的方式献礼科创板设立两周年,那么接下来,这个节奏还能保持吗?

四川大学上市公司发展与竞争力研究所研究员杨骞认为,公司发行上市不可能保持一个均衡的节奏。因为一方面是企业的基本面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认同和吸纳的问题,上市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为。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对接下来两年充满信心”,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保持这个节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整个对市场的发行节奏,另一个是四川后备企业的质量和准备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全国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达到86家,而去年全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有145家。从发行节奏来看,的确在提速。

就四川而言,截至6月末,等待上市的企业为4家,已接受问询3家,辅导备案企业9家,数量远远超过去年。“截至今年6月末,我省‘5个100家’企业后备库中,有25家企业有赴科创板上市的意向,数量占比约20%。根据目前打下的基础,未来两年应该都比较理想。”省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尽管对于节奏是否能保持下去,专家们持有不同意见。但各方人士在采访中,都共同强调了一点——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做到成熟一批上市一批发行一批;对于上市储备企业,多梳理,要做到心中有数。企业、政府都要加大功夫,才能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杨骞建议。

相关新闻>>>

六问四川科创板②|数量之问——开市2年,四川为何只有9家?

六问四川科创板③|质量之问——百亿市值企业仅3家,四川如何培养更多龙头企业?

六问四川科创板④|结构之问——9家上市企业均来自成都,市州如何破局?

六问四川科创板⑤|变化之问——冲击科创板,这两家企业为何主动终止IPO?

六问四川科创板⑥|趋势之问——竞速科创板,是紧盯重点领域还是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