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梁现瑞

2月19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总投资约1亿元的精准诊断研发平台项目和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项目,已于2月1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启动建设。

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两个项目,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着力提升我省应对急性流行病和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疫情事件能力。

其中,精准诊断研发平台将建立完善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应急诊断体系,缩短疫情感染确认等待时间,监测病毒变异,预测疫情发展,并同步建立我省及全国传染病病原的菌毒种基因库与预警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重点开展流行病学传播关键因素、传播路径、传播流行趋势、高危人群精准画像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为推动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在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周多时间过去,两个平台建设情况如何?记者探访发现,华西医院正按照"建成一部分投用一部分"的方式推进平台建设。截至目前,该医院所做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准确率接近100%,从一滴血中检测出抗体只需10—15分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与疫苗研究室工作人员正在做检测。(受访者供图)

研究室升级

一边检测一边完善平台建设

精准诊断是规范治疗的前提,而精准检测是前提的前提。

"新冠病毒检测对于防护的要求高,要避免检测过程中发生传播、感染。"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华西医院感染与疫苗研究室及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标准高,是精准诊断研发平台的主要依托。

走进华西医院新科研大楼,通过清洁区,打开控制门,记者来到感染与疫苗研究室,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在楼上。

感染与疫苗研究室主任刘杰说,该研究室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上标准设计、装修,室内保持负压,有特定的出风口,确保了病毒检测的安全性。经过实验室布置调整、设备安装与测试等改造升级,已具备检测条件。样本先进入感染与疫苗研究室,进行核酸提取、建库、测序等环节,再将数据传送到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后续处理。

“目前该平台还处于测试阶段。”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庚说,现阶段总体检测样本量不大,本着一边检测一边完善平台建设的原则,下一步,该平台将持续完善功能,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精度,提升检测量,拓展检测范围。同时,研究病毒致病机制,力求找到更加精准的诊断方式。

按照安排,预计1—2周内该平台将可开展大规模大批量的临床样本检测,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心,3个月内全面建成投用,将为西南地区的疫情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分析大数据

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华西医院启动建设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该平台由四川大学牵头,省卫健委、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参与其中,建在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走进该中心,记者看到,一个个形似大柜子的服务器高速运转,内部海量数据汇聚,集中处理。

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告诉记者,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搜集了疫区早期流动人口变化规律、轨迹,防控诊断,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截至目前,已研究形成10余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决策建议报告,并完成新冠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对比分析,在新冠肺炎诊断、治疗与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正在转型。"张伟说,该平台之前的研究重点是宏观的疾病传播,现在转为研究个体感染者的感染细节、感染规律,对检测结果建立数据模型,分析研究治疗方案,力争实现"一人一策",让诊断、治疗更加精准。同时,通过对出院者进行数据追踪,研究科学康复方案。

按照计划,华西医院将在一个月内建成集疫情预测、预警、诊断、远程监控、疗效监测、新试剂研发、新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及精准诊断研发平台,持续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