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文县以2万亩稻虾示范区为引领,带动全县10万亩稻虾产业发展。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文/图

7月29日,以“聚力稻虾生态产业创新·共推川渝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小龙虾产业发展论坛在宜宾市兴文县举行。

论坛上透露,去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2600万亩,产量为263.36万吨,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为此,行业专家学者们围绕政策支持、稻虾种养模式、养殖技术以及小龙虾品牌建设等话题进行“头脑风暴”,为产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

专家们指出,随着小龙虾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网红菜”,稻田养虾也已成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也要看到,基于近几年该产业发展迅速,部分地区小龙虾已出现难卖和亏本现象。”

对此,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波认为,要高度关注市场动态,从科学规划上发力,加大政策支持。“譬如,将小龙虾产业纳入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资金支持范围,将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列入国土整治、土壤修复、高标准农田等国家项目,分别给予重点支持。”

同时,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必不可少。“要制定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并逐步推行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来自重庆的水产专家袁建明建议,还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小龙虾技术创新养殖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新设备试验示范,做好引领带动作用。

四川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曾开虎提出,“两地有共建稻虾优势产业带的基础,川南地区更要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养殖,做大做强川渝特色早虾产业。”

加强技术难题攻克和品牌建设,推动融合发展

“提高小龙虾的养殖质量,关键要关注它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周群兰带来了小龙虾饲料创制与投喂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她解释:“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饲料选择,解决苗种质量退化等问题,攻关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小龙虾养殖的质和量。”

在品牌建设方面,与会嘉宾们达成共识:“要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做大做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有机稻’‘生态虾’品牌,提升生态优质稻虾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多位嘉宾指出,推动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也应成为产业发展方向。要探索向医药保健、化工与环保等领域拓展,支持发展小龙虾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同时配合举办龙虾美食节、博览会等活动,将“稻虾文化”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上半年,兴文县稻虾养殖面积达到4.8万亩,小龙虾产量4500吨,产值达到3.5亿元。

兴文县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做推介时表示,当前正大力推进文旅、康养两大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还将重点招引稻田民宿、小龙虾美食体验等项目,把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融入“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加快稻虾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兴文县以2万亩稻虾示范区为引领,带动全县10万亩稻虾产业发展,并全力构建“苗种繁育、立体养殖、物联流通、精深加工、餐饮消费”一体化稻虾产业链条。今年上半年,全县稻虾养殖面积达到4.8万亩,小龙虾产量4500吨,产值达到3.5亿元。

兴文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打响“四川早虾”“兴文石海小龙虾”品牌,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县小龙虾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