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宁蕖

秋高气爽,江河滔滔。9月4日,大渡河畔。作为水运应急码头项目,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海耳码头建成投用,蓝色浮筒搭建起水上平台,数艘客渡船平静地停靠在岸边。

石棉县新民乡海耳码头。黄刚 摄

时间回拨,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一场猝不及防的6.8级地震发生。救援人员正是从这处临时码头登船,通过水路挺进受灾较重的地区,架起大渡河上的“生命通道”。

一年间,破碎的山河开始披上“新装”,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速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省高质量推进“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印发《“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持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五个专项方案,构架起“一个总体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五个专项方案”的灾后重建方案体系。

科学重建,砥砺前行。一年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统筹兼顾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有力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努力将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千帆竞发,万木皆春。风雨洗礼后地震灾区,正以生机勃发的姿态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昂扬前行。

规划统筹,干群齐心凝聚合力

“我抽到了31号。”8月28日,在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马厂村一组集中安置点分房仪式上,第一个抽到新房房号的村民王志忠脸上笑容洋溢。

这是“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雅安举行的首场集中安置点分房仪式上的一幕。地震发生后,结合受灾情况和乡情实际,当地将马厂村作为“中心村”打造,以“农旅融合”为发展定位,在集中安置点规划打造民宿、餐饮等业态,推动马厂村在重建中完善、在重建中提升。

高标准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导航”。在《“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因地制宜、科学重建”被写在基本原则之首。科学评估、规划引领、合理选址、优化布局,才能更好地统筹当前与长远、生活与生产、发展与保护。

省级统筹,地方主体。科学规划指导下,甘孜州、雅安市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主体作用,凝聚起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合力。

泸定县得妥镇天池山村统规自建点。洛绒尼玛 摄

不等不靠建设家园。在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天池山村统规自建点,村民们手执工具、脚踩楼梯,粉刷墙面、安装灯饰,加紧装修建新房。地震发生后,天池山村一组整组搬迁安置,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将人力、资金等最大化利用,极大提高建设效率。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党员干部投身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将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协调用工、水电等问题,做好建材供应和安全运输保障。“争取当日收集的问题‘不过夜’,想方设法加速项目进度。”石棉县“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瑞说。

干群齐心,重建跑出“加速度”。按照3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要求,今年以来,甘孜州、雅安市认真落实重建规划,超计划完成上半年重建任务。

以人为本,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恢复重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震后,以教育、医疗、农房重建等一大批民生项目作为“首要工程”加速推进。

9月1日,小升初的汤宗伟在石棉县七一中学迎来了初一开学第一天。一年前,他所在的王岗坪乡学校校舍损毁严重,学生们都迁移至其他小学复课。

与此同时,石棉县王岗坪小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明年9月开学,届时可接收12个班540人就读。” 王岗坪小学副校长毛成军说。

王岗坪小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黄刚 摄

除了新建项目,石棉县希望小学、联合小学、向阳小学等20个改造加固项目在今年9月陆续完成,全县16.64万平方米的校舍和4.98万平方米的运动场更加稳固、安全。

全面加强民生保障,也包括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扫码寄件、贴取件码、摆放快递……8月29日,泸定县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菜鸟乡村泸定县服务站,各个商户忙着整理快递。几天前,该基地维修加固工程提前3个月完工,服务站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位于泸定县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菜鸟乡村泸定县服务站。洛绒尼玛 摄

“生意恢复,心就踏实了。”服务站负责人樊鑫说,入驻初期,基地提供3年免租期,震后停业期间,免租期也相应延后。“支持力度更大,我们都更有动力了。”对于未来,樊鑫充满干劲。“针对地震后首次创业的项目,正常营业半年后有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基地还为商户提供‘一对一’企业服务‘管家’,不定时开展培训,提供政策扫描、产研链接等科技孵化服务。”樊鑫说。

“要高效推进项目,更要帮助群众恢复提振信心。”灾后重建铸希望,泸定县人才交流和就业服务局局长高进信心坚定。

跨越发展,产业振兴谋定未来

9月初,石棉县X066王岗坪乡至王岗坪景区段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正在挖掘机的辅助下对路基进行加固。

“该路段路基已全线贯通,比预计工期提前了10个月。”项目现场负责人汪勇军介绍,目前,该段道路采取半幅施工的方式进行,对沿线村民以及游客实行管制开放通行。

交通重建为旅游重振铺路。旅游业是灾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景区恢复提升成为此次灾后恢复重建的重中之重。

王岗坪乡旅游集镇建设项目。黄刚 摄

9月,贡嘎山南麓,王岗坪景区群山绵延,雾霭流岚。另一端,位于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景区,尽管恢复重建的工程车辆来来往往,山间峡谷仍美不胜收。

按“半年局部开放、一年完全开放、三年完成提升”时序,今年4月恢复开园的王岗坪,索道、酒店、交通、游览等接待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新增了牦牛古城、天空之境、“C位”观贡嘎等“网红打卡点”。

在海螺沟景区,总长24公里左右的步游道、自行车道正加速重建。“围绕‘一年局部开放、两年全面恢复、三年实现提升’目标,海螺沟景区将在今年底局部开园。”海螺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生产经理张继祥说。

通过推进景区生态环境修复、旅游交通设施恢复、旅游品质提升等,灾区正高质量打造大贡嘎世界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恢复的同时,特色农业、绿色工业、商贸流通业等也加速谋划。“家里种植的枇杷、黄果柑等农特产品,以后可以直接提供给景区销售。”谈起未来,王岗坪乡挖角村村民陈彬喜上眉梢,“等景区全面打造完成,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