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罗海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就充满了浪漫的情感。这份缱绻宇宙的浪漫贯穿古今。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中国人的奔月之梦逐渐从遥想变为现实。20年步履不停,20年风雨兼程,20年背后是中国航天快速成长的印记。4月22日,纪录片《中国探月》在CCTV-9开播,在20年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下,聚焦“月背探索”“月壤采样”等探月工程已经完成的重大成就和动人瞬间,从科学探索的内核到中国人执着的精神追求,再现中国航天梦踏星辰,揽月九天的诗意浪漫。不少网友称“在纪录片背后,看见铭刻着中国人最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

1

化繁去简

12个关键词串联奔月旅程

2019年1月,一粒棉花的种子,在月球上生根、发芽。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培育出植物,它发生在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4号”的内部。以一朵棉花的生长切入国人的星辰大海浪漫,纪录片《中国探月》尝试用精巧细腻的结构设计、恢宏大气的视觉影像,结合灵动诗意的表现方式,来探索科学纪录片——尤其是航天重大题材科学纪录片的类型创作。

如何让航天、探月这类“硬题材”触达心灵?化繁去简,成为纪录片的破圈密码。

总导演史慧介绍,他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呈现这一硬核主题。面对中国探月工程20年这样一个宏大主题,纪录片没有选择去建立复杂的、紧密的逻辑语态,而是选取了“飞向月背”“鹊桥号”“玉兔的探索”“新的观测点”等12个与中国探月工程发展与成就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展开自己的叙述和解读。

不过,这12个关键词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月壤采集”“返回地球”“关于未来”……主创团队希望这些关键词是一种蕴含了巧思的简单,让观众轻松跟随节目的节奏,在不断提炼的内容提示之下,快速聚焦新的方向。比如,以“飞向月背”“鹊桥号”“登陆月背”3个关键词,串联起人类对月球背面探索的希冀、努力和中国探月工程为人类抵达月背所做出的卓越创新。以“玉兔的探索”“新的观测点”“探月的高潮”3个关键词,展开中国探月工程月背探索的故事。以“中国人的探月计划”“大火箭(长征五号)”“目标,月球!”3个关键词系统梳理中国探月工程20年历程中那些闪光的足迹。

2

潮趣科普

拉近纪录片和观众的心灵距离

在科学纪录片的创作历程中,需要处理好两大类拍摄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偏科学向的拍摄,一种是偏纪实向的拍摄,两种拍摄有很大不同。偏科学向难在视觉表现和影像表达,偏纪实向则更考验现场的预判和应变能力。为了搭建科普桥梁,在《中国探月》中,创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经常需要把这两种拍摄手法和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观众看得明白、看得有趣。

从2019年至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的创作团队围绕“中国探月”这一主题摄制出品多部形制不一、专注不同视角的纪录片,包括偏科普向的7集微纪录片《飞吧,嫦娥》、6集纪录片《中国探月——科普手册》,描绘中国航天人群像的3集纪录片《我们的征途》,以及中法合拍纪录片《月背之上:太空变革的黎明》,从国际视角聚焦中国探月国际影响,拓展了中国航天故事的传播视野。

谈及《中国探月》与此前作品的区别,该负责人提到,新作则是用一种简约精巧的结构设计,回望中国探月20年的奋斗历程,在人类太空探索的宏大背景之中,呈现科学探索的内核和中国人执着的精神追求,书写中国人自己的探月故事。

探月工程是硬核科技,航天科学高大艰深。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哪怕一个数字、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可能都在科学实验中意味良多。随意剪掉的一个画面,漏掉的一句话,很可能就让探月故事“失之千里”。史慧举例,比如,拉格朗日L2点和拉格朗日L3点,对于“鹊桥号”中继星的意义完全不同。

对探月工程的呈现上,纪录片还通过线稿动画、科学家采访、历史资料镜头、主持人讲解等,以图、文、话并茂讲述方式,让探月工程涉及的生涩难点,变得清晰明了;用类比关联的方式,让生僻难懂的知识变得立体鲜活。比如,观众能看见其用链球运动类比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运转关系,用相机的高速快门类比登月时的16波束激光成像技术,用俄罗斯方块游戏类比登月探测器的精准下降位置控制。

3

九天揽月

再现地月38万公里星路动人时刻

“4、3、2、1……点火!起飞!”《中国探月》还收录了中国探索月球的激动人心时刻和重大成就。

2004年1月23日,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它成功进入绕月轨道,拍摄了120米分辨率的全月图;2010年,“嫦娥二号”光临月球,获得了全球分辨率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图;2013年,历史性的时刻到来,“嫦娥三号”完成中国人的首次月球软着陆,将中国的第一辆月球巡视器送上了月球。这是时隔37年后,人类重新实现探测器月面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航天器送上月球表面的国家。

自从2004年1月23日,中国探月工程启航时刻以来,中国探月计划有着明确清晰的路线图,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远。

纪录片还聚焦带来更大挑战的“嫦娥五号”任务。

镜头切换到2020年7月,“嫦娥五号”从北京出发,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后,“嫦娥五号”探测器搭乘中国最强大的火箭抵达月球。这是中国航天历史性的一幕,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由此开始。

接下来的过程中,“嫦娥五号”要完成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高难度动作:样品采集、月面点火起飞、交会对接、样品转移、返回地球。往返里程超过80万公里,需要超过20天的时间。

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降落在预选着陆区,落月平稳、落点精准。“嫦娥五号”着陆器在月表工作的时间总共48小时。但由于后续的月面起飞涉及发射窗口和燃料等方面的限制,留给采样的实际工作时间,其实只有19个小时。

时间紧、任务重,挑战之下,观众的心也随着镜头画面起伏。

采集月壤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挖土,听起来简单,但在月球上,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其细致和复杂程度相当于做一场远程外科手术。因为“嫦娥五号”一旦落定,便无法再移动,但是着陆点谁都没去过,探测器的周边或者脚下,是否可以采集到足够的样品,谁也不知道。为了对付未知的情况,“嫦娥五号”带了两套取样工具,两种办法可以让它取得更丰富的月壤样品。

屏幕上,“嫦娥五号”所带的钻头一厘米一厘米地慢慢向下掘进,观众的心也紧成一团。月壤的构成很复杂,月表环境温度的变化也非常剧烈,这都是钻取设备要克服的困难。“嫦娥五号”的钻头由特殊料制成,可以钻取8级硬度岩石。钻杆是以铝作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耐磨性和强度可以和钢材媲美。这意味着在面对砂岩、石灰岩和大多数花岗岩时,“嫦娥五号”的钻头都能完成任务。

一系列精巧复杂的动作后,月壤样品稳稳地被铲了起来。最终,总共1.731千克的月壤被封装进一个罐子。

这是时隔44年人类再次把月壤带回地球,无人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难度最高的探月任务。

片中也有四川元素。比如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点L2的中继卫星。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发射。这一次,“嫦娥四号”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目标——降落在月球背面。2018年末,“嫦娥四号”顺利进入预定的轨道,通过“鹊桥”号,与地面建立了通信。

在纪录片中,这些探索的脚步宛若星辰,让人们看见中国探月的成就和不易。比如自主避障能力让“嫦娥四号”远离了危险的区域,成功着陆月背。在“嫦娥四号”成功着陆76分钟后,通过“鹊桥”中继星,地球收到了“嫦娥四号”在艾特肯盆地拍摄的第一张图片。比如,自2019年1月踏上月背起,“玉兔二号”在月背工作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它3个月的设计使用寿命。截至2023年9月,“玉兔二号”已经在月背行驶超过1500米,向地球传回了超过1TB的科学数据,这其中也包括丰富的月球地貌构造方面的信息……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启动20周年。纪录片以全景式记录,描绘中国探月的宏大图景。这20年,也是中国航天成就斐然的20年,从载人航天到登月取壤,从“长征五号”到“天宫”空间站……一次次的火箭升空,仿佛也照亮了地月之间约38万公里的茫茫星路,让“宇宙级”的星辰浪漫直击人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的创作团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