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川渝两地古镇多,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为展现川渝两地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新作为新成效,即日起,四川日报联合重庆日报共同推出“重走川渝古镇 找寻巴蜀韵味”系列报道,走进川渝古镇(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古镇新气象。敬请关注。

见四川


南充阆中老观古镇:古建筑群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老观镇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东北部,距阆中市城区45公里,因场镇地形如鹳而得名“老观”。这里地处“米仓古道”,是古代通往巴蜀的重要节点,历来商贾云集,是闻名川东北的“旱码头”。

老观镇名列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今保留近1000米的历史文化街区、8000余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和众多红色革命遗址。

7月7日,记者来到地处秦巴山的老观古镇,在这里感受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历史底蕴深厚,建筑别具一格

老观古镇距今有约1500年历史,由“老龙街”和“新凤街”两条主街组成,老龙街早在明朝中期就已十分繁华,而新凤街则是清朝末年建成。其中,老龙街以销售服装、餐饮为主,新凤街以手工业为主。

老观镇老龙街俯瞰。老观镇供图

走进位于老观镇明清古街核心区的老龙街,一座保存完好的三层木质阁楼首先映入眼帘,匾额上的“魁阁”“义阳古郡”等字样古意盎然;穿过阁楼,沿街的川北民居青瓦出檐、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从事了30多年基层文化工作的老观镇干部杨志对于老镇的历史谙熟于心。他介绍,古镇背靠老君山,枕河而建,老君山外形酷似龙头,老龙街犹如一道龙脊,在龙首的部位建高楼,居高临下,俯瞰全镇,“设计上处处体现出古人的空间理念”。

不但古镇整体设计有特色,民居设计也是匠心独具。其中,瓦屋长檐是老观古镇民居的最大看点。“别的地方民居街檐一米,老观镇街檐都是两米至三米,下雨天既方便赶场人行走和避雨,天晴了又能遮阳。”杨志说。

徜徉古街,记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老街沿街商铺匾额上的处世格言,还是精美的木雕砖雕,都体现出老观古镇上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

深厚的历史积淀也让老观古镇的民俗文化别具一格。老观古镇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素有“中国灯戏在川北,川北灯戏在阆中,阆中的灯戏在老观”之说,还有“灯戏窝子”之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

在新凤街上有一座改造后的单体建筑,门额“亮花堂”三字十分醒目。杨志介绍,“亮花鞋”是老观镇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老观镇附近十里八乡的女性脚踩新花鞋前来赶场,就在亮花堂前公开评比,看谁家姑娘的花鞋绣得好、颜色艳。

老观镇民俗节目——亮花鞋。张晓东 摄

加大保护力度,确保风貌完整

历史建筑因合理利用更显生机。在老观镇老龙街沿街商铺,记者见到不少本地商人因地制宜,将商铺空间进行合理改造,突出商贸特色。

老龙街的“老龙客栈”是一座一进两栋的纯木质结构民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采访当天,主人莫子建正在院中侍弄花草。

早在2000年,在未打破主体建筑格局的前提下,莫子建增设了现代厨卫设施,将其古建改造成8间民宿。“之后,政府又加装了烟雾报警器等智能消防设备,老宅住着既现代又安全,经常有外地游客找上门住宿。”莫子建说。

在老观古镇街道,记者见到多处张贴着“古镇综合管理公示牌”。公示牌上公布了镇古建办、居委会、消防等责任人的联系信息,以及防火减灾等标语。

老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菲介绍,阆中市和老观镇不断加大古镇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古镇自建翻修,申请专项保护资金,聘请专业团队定期修缮古镇建筑,引导古镇居民参与古镇保护,通过“法治保护”“人工修复”等方式,有效确保古镇风貌的完整性。

最近,莫子建利用闲暇时间将民宿陈设打扫一新,添置了各色花草,迎接游客住宿。

老观镇特色小吃——油勺。张晓东 摄

挖掘红色资源,焕发发展活力

老观镇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曾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大批革命先辈在此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10多处红色文化遗迹。

当天,位于老龙街的红三十军军部旧址暨李先念旧居陈列馆迎来一批研学团队。“今年以来,陈列馆已接待各类研学团队40批次。”讲解员侯维说。

据了解,该陈列馆在红三十军军部旧址上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展陈、多媒体技术复原形式,展示李先念同志生平,再现红三十军的战斗历程,让红色文化与古镇历史交相辉映。

近年来,老观镇充分保护、挖掘古镇红色文化资源,修缮了红三十军军部旧址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依托“李先念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推出集“教育、研学、旅游”为一体的精品线路,带动当地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锚定旅游产业化主攻方向,丰富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唐菲表示。

(视频制作:吴明 陈堃)

见重庆


荣昌路孔古镇:寻迹“烟雨古寨、移民水乡”的文化记忆


重庆日报记者 周盈

“上龙水,下长江,嗨唷嗨唷,划呀划……”仲夏时节,嘹亮的声音在重庆市荣昌区路孔古镇(现万灵镇)上空响起。赵大爷绕着濑溪河,双手擎浆,一边唱一边卖力地划着船,坐在船上的游客听得入神。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路孔古镇距荣昌城区12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除小块平坝外,均是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形。古镇西临蜿蜒流过的濑溪河,东靠起伏的丘陵山峦,是一座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滨水古镇。

路孔古镇的历史建筑空间结构布局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山—水—城”交相辉映,构成了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

6月28日,荣昌区路孔古镇(现万灵镇)全景。重庆日报记者 龙帆 摄

一条青石板路

诉说着一场跨越千年的故事

路孔古镇是一个寨堡式的古寨。走进路孔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依山而建的明清古街。沿青石板路蜿蜒而上,路边木质结构的房屋紧紧相连,层层叠叠。这里就是古镇的核心区域——大荣寨。

清嘉庆五年,为了防御川东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当地乡绅及乡民将当时的水码头扩建为大荣寨,四周修砌了城墙,沿墙修建狮子门、日月门、恒升门和太平门四座城门。冷兵器时代,这些寨门寨墙守护着古镇几百年的繁荣与安定。

经历了多次补修和战火的洗礼,现存留下来的一段全长246米的古寨城墙,四座城门中的狮子门、日月门基本保持原貌,形成了路孔古镇独具特色的寨堡文化。

“大荣寨留存下来的老城墙基本为明清遗构,一块块青石经糯米、泥浆、糠壳和蛋清粘合筑成。”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所所长陈蔚介绍,古镇空间结构布局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依山就势,街道及建筑物沿濑溪河呈二级台地分布,与自然山水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浑然一体,构成了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故路孔镇有“小山城”的美誉。

6月28日,荣昌区路孔古镇(现万灵镇),游客走在大荣桥上。重庆日报记者 龙帆 摄

一座移民小镇

碰撞交融出特有的地域文化

赵氏宗祠建于1804年,由赵家人移民填川之后所建,是古镇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家族宗祠。它隐藏着赵氏家族的兴衰史,也记录着古镇源远的移民文化。

在路孔古镇,无论是古色的老街、独特的桥类建筑、会馆分布,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深深打上了几百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迁徙烙印。

赵氏宗祠的建筑就带有浓厚的移民文化色彩,比如祠堂合院中封火墙的“观音兜”造型,就是广东、福建一带的传统技艺。

沿着赵氏宗祠继续往前走,就来到路孔古镇另一处移民文化代表建筑——湖广会馆。

如今的湖广会馆大体上还保持着原有的框架风貌,宽敞的大厅、高高的房柱,戏台、廊房均保存较好,基本都是清代遗构。“禹王宫”则是路孔古镇保留下来规模形制最高的一组传统公共建筑,三开间的布局前的柱砥石在当年算得上是“宏伟”的建筑,如今已有了岁月的沧桑。

6月28日,游客游览荣昌区路孔古镇(现万灵镇)。重庆日报记者 龙帆 摄

远道而来的人们带着各自家乡的印记,在这片土地扎根,路孔古镇的地域文化也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逐渐形成。

比如湖广移民还为路孔古镇带来了苎麻种植和织布技术,它们与荣昌当地的织造相融合,织出的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濑溪河河水清澈流速缓,河底为沙石,河滩长,很适合夏布的漂洗,漂洗过的夏布色白细腻。加之路孔码头的便利,荣昌夏布就是从这里走出重庆,走向世界。

一份烟火升腾

盘活千年文脉再续乡愁

赵大姐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客栈,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客栈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她又盘下了客栈旁的一家小店,打算做餐饮,“现在古镇越来越热闹,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古镇的繁华与烟火气,离不开当地对古镇风貌的保护、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6月28日,荣昌区路孔古镇(现万灵镇),游客欣赏古镇美景。重庆日报记者 龙帆 摄

荣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家荣表示,近年来,该局重点强化对路孔古镇全域保护,划定核心区保护范围,注重防灾减灾及对文化的活化利用,严格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指导古镇开展保护修缮和利用。该局还多次会同相关部门,聚焦“行”“住”“购”“游”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把握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扎实开展美丽宜居重点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力描绘一幅温婉清新的“梦里古镇、画里路孔”山水画卷。

“目前,路孔古镇以旅游产业为主。我们积极推动文旅、体旅、农旅融合发展,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2亿元。”万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朝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