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勤 彭靖

影片《阿莫阿依》上映时,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珙桐花正在开放。珙桐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有着马蹄形的叶子,花朵像一只只白鸽子,风一吹就展开翅膀。珙桐花开的场景多次在影片中出现,成为最核心的意象。古老的珙桐亲历了马边的经济发展,也见证了当地的教育改革。

此外,影片还展现了三代彝族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尤其探讨了母亲与女儿之间矛盾复杂的纠葛。影片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使用彝族方言,运用彝族音乐,共同谱写了一首美丽悠扬的抒情诗。

教育:打破命运闭环

影片《阿莫阿依》围绕着阿莫阿依的教育问题进行,展现了她从读书、退学,再重回课堂的艰难历程。阿莫阿依有着坚韧、勤劳、朴实和善解人意的品格,和许多展现少数民族的影视剧一样,少女们总是显得格外沉默和腼腆,懂事得让人心疼。这种懂事并非来自清醒的社会认知,也不能完全从天性上解释,而是千百年来彝族女性的沉重文化包袱,是环境熏陶的结果。

电影里出现了三代彝族女性——祖母、母亲和女儿,这条脉络依稀能追溯出阿莫阿依的性格由来,她们本应构成一种贫穷无知的女性命运闭环。然而,阿莫阿依又是幸运的,她生在新时代,挣脱了自我牺牲的命运牢笼。

电影中,阿莫阿依与母亲、妹妹、弟弟、奶奶一起住在山上的老房子,父亲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这是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彝族家庭,贫穷是其底色。屋子里的陈设简陋,一个旧电视,常年开着当作背景,隐约构成她们与外界世界的微弱联系。房子中间一个大土灶,大家围绕着这个土灶过日子,日复一日地烤着土豆,饮食上无甚大变化。奶奶坐在土灶前,总是沉默寡言;母亲要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宜。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但阿莫阿依家仿佛停滞了,其状态靠自身很难打破。阿莫阿依作为长姐,目睹了女性长辈的生存状态,出于天然的爱,她顺从地接过她们身上沉重的生活担子。

阿莫阿依上小学一年级前,她就学习了怎么带小孩,是母亲的得力帮手。她承担了带幼弟的责任,让母亲可以腾挪出时间去地里劳作。到了阿莫阿依的入学年龄,带弟弟的活计落到阿莫阿依的妹妹——阿莫阿西的肩上。此时的阿莫阿西,看起来也就四五岁,母亲把背带绑到她身上,她摇摇晃晃的样子,令人心酸。

电影使用几组交叉镜头展现她们的困境。一组镜头是母亲去地里干农活,背后是静默的群山;另一组镜头是懵懂的阿莫阿西艰难地背着弟弟,她不喜欢弟弟的哭声,打扰她看电视。镜头再一转,到了阿莫阿依。白天,她认真学习,但放学后就在山路上狂奔,只为早一秒回家从妹妹背上接过幼弟。奔跑的画面采用多组镜头的叠化,让人想到伊朗电影《小鞋子》里那一对不断奔跑的兄妹俩。在影片《阿莫阿依》里,祖母、母亲、女儿三代女性都被“育儿”的命题困住,即使奋力奔跑也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

最终,阿莫阿依选择了退学。老师登门劝说,但阿莫阿依不点头,甚至背着弟弟躲出了家。任凭校长和老师的呼喊,她都没有现身,从此远离了学校和课本。

在许多教育影片中,聪慧好学的孩子因为不得已的情况,例如经济问题、意外等,才中断了学业,但在阿莫阿依面前的困难显然并非如此直截了当。第一,尽管阿莫阿依家里贫穷,但并未贫穷到吃不起饭;第二,国家政策支持,学校是非常愿意接收阿莫阿依的;第三,母亲并未制造什么阻碍,甚至不断请求阿莫阿依去上学。也就是说,阿莫阿依上学这件事,外在的阻力并不像常人以为的那么大,她完全应该抓住读书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她就这么轻易放弃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这不得不提到阿莫阿依的祖母,一个在土灶边寡言的老人,基本失去行动力。她在电影的叙事上没有什么功能,仿佛是悬置在这个家庭中的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她的沉默,是先辈女性沉默的一种表征,也是不得不被继承的文化传统。电影里,母亲的话非常少,大部分时候都在劳作,教育孩子基本上顺其自然,她本身构成了女儿们的一面镜子。

传统文化中,“长姐如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如母”就意味着姐姐效仿了理想中的母亲,包含了勤劳、包容、奉献、牺牲等品质。被带大的弟弟、妹妹,多年后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叹一句“长姐如母”。在这样的家庭中,阿莫阿依无法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她没有见过其他人生,也没有其他女性先辈的人生模板。长姐总是学着母亲的样子,照顾更小的孩子,她很小就习得了“母性”,甘愿进行无休止的自我牺牲,将自己放在次要位置。在她的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无限忠诚,为家庭无条件付出,也许正是确认自我存在的一种体现。

电影中有三个场景意味深长。第一,这个家庭中的三个孩子由两个姐姐与一个弟弟构成。当两个姐姐从屋外背着柴火回来,脚上穿着陈旧的军绿色胶鞋,弟弟脚上却是时尚的运动鞋。第二,阿莫阿依最初上学的时候,她希望有一个电视里的那种书包,但母亲只说用背带就可以改一个书包。当弟弟要上学,父亲专门从外面回来,送给他一个蓝色书包,却只给姐姐们一袋糖。这一刻,阿莫阿依的眼里含着泪水。第三,阿莫阿依14岁左右,父母就托人给她相亲,就等男孩子考上厨师证,能正式来家里提亲。

阿莫阿依的父母,本身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一方面遵照政府的安排让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又不假思索地按传统的一切安排阿莫阿依,这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尽管他们并没有明显的重男轻女举动,但这种轻与重还是透过细节传递了出来。阿莫阿依渴望上学,渴望知识,但她说不出任何一句反抗的话。她想象不出另一种未来,主体性并不强,只是拱手把命运顺从地交了出去。这种传统与贫穷的代际传递,需要一种强力才能打破,这就是教育。

教育历来显示了超越性的力量。教育并不能立刻让人富裕,但通过赋予知识,人将拥有寻找方向的能力和勇气。在偏远落后的地方,教育更容易显示出其巨大的能量。

阿莫阿依尽管下定决心服从家庭,但总有一颗向上求学的心,无论如何也熄灭不了。弟弟上学后,学习跟不上,畏难,作业也不做,阿莫阿依就凭借为数不多的知识辅导弟弟。其实,阿莫阿依已经阔别学校7年了,但7年前的种子竟然还没有死去,而是随时准备生根发芽。她在梦里,依然能听到校长和老师的呼唤。正是阿莫阿依的向学故事,打动了来家访的扶教工作队,县上才下决心彻底解决教育上的陈年老账,让大龄失学孩子再次拥有上学的机会。

阿莫阿依的上学之路,走得比别的孩子都缓慢。因为成绩优异,她被选入桐华班。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梦想,每个同学都说了,但只有阿莫阿依不知道。她有一颗好学之心,这是出自生命的本能,但学成后究竟要干什么,阿莫阿依不知道。

在桐华班中,阿莫阿依遇到了之前相亲的男孩。最初,两人觉得尴尬,但男孩成绩不好自暴自弃,阿莫阿依心中不忍,主动帮他辅导功课,男生终于找到真正的理想,转学到另一个学校的国防班。阿莫阿依也逐渐找到心中的热爱——当一名老师,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阿莫阿依完成自我寻找,获得人生主体性的过程,对一个彝族贫穷家庭的姑娘来说,殊为不易。就像珙桐花,花期虽迟,但依然会绽放且绽放得无比绚烂。

原生态:以马边为素材

《阿莫阿依》的故事发生在马边脱贫前的攻坚时刻,“辍控保学”主要为解决义务阶段失学和辍学问题。这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真正实现可持续的脱贫方式。由于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原因,马边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景观和生活方式。为更好地展现这个题材,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也有意使用了原生态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原生态并非按照生活复制,而是以原生态文化为素材,加上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更好地凸显主题。《阿莫阿依》通过空间、表演、镜头和音乐等,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营造现实主义的细微质感,打动观众。

首先,在选取拍摄地点时,导演组走遍马边,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当地唯一一栋未被拆除的老房子,这就成为电影里阿莫阿依的家。马边脱贫后,家家户户都住到了新村,想要复原这个故事,必须先营造脱贫前真实的空间环境。因为建筑不仅是一种背景,而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叙事的方式,原生态文化必须找到合适的建筑空间容纳。

老房子庇护了阿莫阿依一家,也困住了他们一家,阿莫阿依的性格必然是在这样的空间中形成的,老房子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隐喻。随着阿莫阿依生命空间不断变化,感知和体验也在不断突破边界。这栋老房子的存在,让电影获得更加真实的质感,构建了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环境。

其次,影片《阿莫阿依》里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这让电影显得极为朴素和自然,但也相应地给拍摄带来一些困难。非职业演员在拍摄前,需要更多磨合时间,对导演的要求会更高。电影中,饰演阿莫阿依父母的两人现实生活中本身就是夫妻,两人的相处之道,符合夫妻之间的自然状态。饰演阿莫阿依的大小两位演员,都是当地学校选拔出来的学生,拍戏结束后,还要继续补课。在拍摄中,为保持演员的本真状态,导演并不过多地干涉演员的表演,而是悉心地捕捉自然的画面,让他们忘记镜头的存在,真正进入到无意识的表演中,再从海量的素材中寻找出最合适的画面片段。

再次,电影尽管聚焦了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但在展现小凉山的自然风光时,又突出其如诗如画的一面,两者之间形成内在张力。叙事中,电影常穿插一些空镜,如小凉山的袅袅云烟,静默如迷的群山叠嶂,展翅欲飞的珙桐花,曲折蜿蜒的山路,都像一幅幅留白的水墨画,也烘托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况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彝族语言和音乐的运用。整部电影采用彝族方言,只在学校的部分镜头中运用少量普通话。方言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地域特色,营造出独特的电影质感。再加上旋律优美、柔和细腻的彝族歌曲,老祖母充满沧桑感的口弦声响起,无疑将观众带入充满质朴的原生态氛围中,也勾勒出阿莫阿依久违的梦想。

结语:一首美丽悠扬的抒情诗

影片《阿莫阿依》是一首美丽悠扬的抒情诗,它深挖“辍控保学”的教育扶贫题材,绵延着彝族女性代代相传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片中不断出现的珙桐花是阿莫阿依性格的隐喻,也是对阿莫阿依的祝福。正是教育制度的改变,使得许多如同阿莫阿依的孩子,长出了白鸽一样的翅膀,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方式。她们义无反顾地去寻找梦想,如同电影主题曲所唱:“不要轻易回头望,你本应该去远方……”

作者简介

罗勤,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彭靖,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