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黄薇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峨边彝族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鲁惹军光

“我的‘德古’瓦吉瓦(彝语:好得很)!”说起“德古”人民调解员对自己的帮助,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红椿村村民邛莫军明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早在2020年1月,在“德古”的调解下,邛莫军明决定将婚礼简办,并用剩下的钱在家门口发展产业。这不仅免去了他在外务工的奔波,还让他赚钱的同时能顾家。

“德古”即彝族群众中“德高望重、调解能力强的人”。在峨边彝族自治县,共有56名“德古”人民调解员。而将“德古”凝聚起来的背后,离不开鲁惹军光的探索和付出。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彝族干部,鲁惹军光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彝族地区的“德古”在“大调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分散不均、缺乏管理等,致使其无法充分发挥潜能。

通过深入8个彝族乡镇近50个村庄调查研究,鲁惹军光探索出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德古工作法”,引导“德古”在法律框架下,运用彝族习惯和公序良俗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倡导移风易俗、参与普法宣传和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

2015年,在鲁惹军光的倡导下,当地成立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协会,并出台《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协会章程》和《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协会德古调解工作管理办法》,推动传统彝族地区“德古”调解走向规范。

不仅如此,鲁惹军光主动加强调解业务理论学习、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在不断提升自身调解能力的同时,推动当地司法局成功创建五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培养多名优秀“德古”人民调解员。

2021年12月,鲁惹军光调任峨边彝族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从人民调解到法律援助,虽然工作内容有所变化,但每天接待群众、耐心倾听诉求、为当事人谋求正当权益的日常没有变,鲁惹军光为民服务的初心依旧。

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鲁惹军光对婚姻家庭、农民工维权、社会保险待遇等各类问题细分处置流程,做到应援尽援;创新“周末不打烊”“预约上门服务”等“不断档”法律服务方式,为弱势群体建立起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维权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带领团队奔走多地寻找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成功引进2个律师事务所,当地律师事务所资源实现“零的突破”;争取全省“1+1”法律援助志愿律师,民族地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实现了质的飞跃……

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当好为民服务的“贴心人”,鲁惹军光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