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文/图

“成都人都知道‘跳伞塔’地名,但很少有人了解,它其实是成都最早的低空经济形态。现在,成都在这方面也很有实力,正在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4月26日下午,在成都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在演讲中说到了成都低空经济的过去和现在。

与会者都是成都低空经济领域的“实力派”——市级政府主管部门,区(市)县分管领导,纵横、腾盾、中航无人机等头部企业。面对当前热度非凡的低空经济,与会人士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终于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感触背后,是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的生活化——在4月26日开幕的2024成都世园会举行期间,无人机将在空域1.5平方公里内,为游客们递送咖啡、外卖和文旅用品,让低空经济先为大众服务起来。

研讨会现场。

从跳伞塔到“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跳伞塔位于成都南北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叉口,原先有一座建于1965年的高塔,是老成都人享受跳伞运动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塔被拆除,建了如今的四川省体育馆。

“好潮的成都人,一直都潮啊!”听众中跑出一句感叹。如今,成都人换了一种方式体验空中快感:国内首家工业无人机上市企业、纵横股份“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去年3月投产,年产能3700架;排第二位的腾盾科技产值增长率领先……截至2023年12月,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营收年均增速在20%以上,链主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

4家工业无人机企业中,3家上市;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三,2023年成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今年成都市两会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3月末,成都市再次聚焦该领域,推进成都低空产业更上层楼。

李辉认为,低空经济是从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变,表现为人类由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的立体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成都有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正当其时。”

研讨会现场。

从“飞行汽车”到场景营造

eVTOL,学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俗名“飞行汽车”,被视为是低空经济的另一个“新秀”,在李辉眼中是“通航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去年12日29日,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飞成功,意味着这款“成都造”飞行汽车的研制,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

“成都正在考虑,如何对接两座机场,搭建一条从机场到中心市区的低空航线”,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副主任吴征宇透露,目前也正在选择合适的城市空域落地实践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发。成都世园会开放的无人机场景,即来源于彭州山区的无人机试飞探索。

“低空经济+”,正是低空经济综合效益的放大路径。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已超过150万架,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近20万本。

研讨会现场。

深圳、合肥做法值得关注

低空经济,已是一个既已显化又希望无限的新赛道,各国、全国各地都在抢占。

截至今年2月,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写到“低空经济”。其中,广东省是第二年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专家提示,值得成都关注的城市有深圳和合肥。

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截至当年底,深圳无人机企业达1700多家, 年产值为960亿元,开通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今年初,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全面助力低空经济产业。

合肥市拟开通全球首条eVTOL商业化空中游览航线和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建设全国首个面向政务服务的“一网统飞"系统,按市场化模式提供无人机公共治理服务。

“成都目前只有2700平方公里可飞空域,已远远跟不上发展需求”,专家呼吁对症研究,进一步开放低空空域。

“成都当锚定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目标,依托成都市航空产业秉赋,重点提升工业无人机产业整机制造、交付及关键部件配套研制水平,积极营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打造应用场景。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影响力和标识度大幅提高,逐步建成工业无人机第一城。”李辉如是建议。